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潜质,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刻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超多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下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2014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样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此刻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此刻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质,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忧郁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父亲、母亲”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悲哀时。应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取放下,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用心应对。从此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用心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把*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诉她有党和*的帮忙、有父母的关心,日子必须会好起来的。他期望女儿鼓起勇气,用心应对生活,把孩子培养长大,回报那些帮忙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情绪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2000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忙下,陈老师的女儿必须会好起来的。
三、扎根山区教育,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教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育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用心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发奋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状况特殊,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推荐,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应对困难,应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忙,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因此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承担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忙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齐,彼此感到情绪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2
在高台县城关镇,有这样一户家庭,他们生活并不富裕,却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急社区居民所急,解社区居民所困,想社区居民所想”,他们一家老少,热心助人,用*凡的举动、真挚的情感,谱写着对居民群众的奉献之歌。他们就是城关镇北河新村李耀君、周秀兰家庭。
“社区居民健康就是我的幸福”,这是李耀君常说的一句话。现年60岁的李耀君是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诊所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开办诊所以来,他经常为辖区内孤寡老人、低保户看病的行为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他的善举也带动着家里的其他成员,一家人齐心为社区居民无悔奉献着服务着,他们的感人事迹也被人们广为流传。
开办诊所 为民义诊
1998年,李耀君因为身患多种疾病,被迫离开了工作20年的岗位,在家养病期间,他发现他所居住的北河新村,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搬迁户,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经常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怕得病、怕看病”的困境。看到这样的状况,李耀君感到有些痛心,作为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医生,对于周围邻居们的困境他能够感同身受。同时,出于一个医者之心和*员的责任感,他萌生了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的念头,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1999年初他的诊所开门营业了。
李耀君诊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人、中低收入居民。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看的`起病,他从不乱收费,一直坚持能不收的费用坚决不收。看病行医17年以来,他只收药费,从不收出诊费、服务费,行医至今他还沿用着2005年医疗卫生收费标准,从不涨价。考虑到新建东村社区困难家庭多、孤寡老人多,李耀君主动和社区联系,每年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一次,并为120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从2004年开展免费体检活动至今已经整整10几个年头了,除了称体重、测血压等普通的身体体检,他还隔几年就与县上的相关医疗部门联系,为居民开展血压测试、心电图测试、血常规测试、B超等多种体检项目,在体检的时候他还一一对体检的老人讲解老人的病症,*时怎么保养,让老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治病救人 甘于奉献
李耀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从不宣扬自己。人们无从知道,他在家乡行医的17年间为北河新村的居民减免了多少费用,人们无法知道,他为父老乡亲们奉献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人们知道的是他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尊重。无论白天晚上,不论过年过节,一个电话或口信,无论多远,李耀君都会带着针药赶去,行医至今,春节期间他从来没有休息过。遇上居民买药时手头紧没钱的时候,他就让病人先将药拿回家吃,并说“没事,等你有钱了再付。”
2025年寒冬的一个晚上,低保户贾俊武夫妇煤气中毒,情况十分危急,李耀君得知后,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抢救,因抢救及时,夫妻双方脱离了危险。忙活了大半夜的李大夫刚回到家又接到*家属区一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求救电话,他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赶去救治。那天他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挽救了几条生命。一个下着雪的深夜,李耀君接到病人电话,说感冒了肚子疼。他骑着摩托车花了两个小时才赶到病人家中,一诊断发现是另一种病症。为了救命,李耀君又骑车回来拿了对症的药品送到病人家中。来回折腾两趟,等他终于忙完回家时,天已经亮了。他顾不得自己休息,心里都是为病人着想。离李耀君诊所不远住着一位80多岁孤寡老人,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时照顾老人就成了李耀君夫妻俩的事,他们经常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陪老人聊天,老人的药长期来都是他们免费送。老人称:“没有李大夫夫妻的照顾,自己恐怕早见阎王了。”社区里一位患有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的80岁老人,她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只有儿媳照顾她,知道老人的情况后,李耀君夫妻经常上门去看望老人,免费诊病,直到老人去世,附近的六七个老人从生病到去世都是李耀君在诊治。
言传身教 家庭和美
李耀君的妻子周秀兰今年57岁,常年在家照顾孙子,洗衣做饭,照顾这一大家人的日常起居便成了她最大的事,也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她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着家人,为这个家忙里忙外,默默付出着,免去了丈夫、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打工挣钱!周秀兰在丈夫的带领和影响下,常常用心帮社区和周围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并且,由于*时受丈夫的耳濡目染,周秀兰也掌握了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她经常深入社区和居民区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居民提高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李耀君的儿子李大鹏常年在新坝种地,他一直秉承着父亲的人生理念,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恪守本分。儿媳濮丽娟在公公的诊所从事医护工作,公公李耀君的所作所为,*凡之举,点点滴滴,对于儿媳濮丽娟来说,却是感人至深的举动,她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都要向爸学习,发扬他的精神。我们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收获的是社区居民的称赞和认可,这一切都值啊!”李耀君的孙子如今已是*街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在爷爷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下,乖巧懂事,爱心满满,传递和延续着这一家人的美德!
热心公益 乐于助人
李耀君一家还是热爱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能看到他们一家人的身影。看到居民赵俊杰精神状况不太好,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李耀君就主动与赵俊杰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为他做身体检查,过年过节为他送去衣物。看到北河新村附近的居民没有活动场地,儿子李大鹏就和社区商量,组织人员配合社区铺垫场地,先后为社区门球场拉送黄沙20立方,联系专用机械*整门球场,并多方联系协调篮球架一副,建起了北河新村篮球场。2012年7月份,附近爱好曲艺的老年人商量着成立一个合唱队,专门开展一些曲艺演唱活动,成立之初,一切活动都不规范,李耀君就帮着合唱班起名字,制定规章制度,协调社区帮助制作演出时的横幅,打印节目单,编排节目顺序,指导动作,还负责敲鼓,在他的帮助下,合唱队运行的渐渐规范起来了。
在工作之余,李耀君还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教育,他发现了一些不务正业,小偷小盗的小青年,就总是去找他们谈心,耐心教导,并和他们成了朋友,在他的教导下,那些小青年们也都痛改前非,踏实做人。他还是一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热心人,看着春秋季来他诊所里就诊的幼儿越来越多,2013年夏天,他主动走进东苑幼儿园为小朋友和家长讲解幼儿春季卫生防疫知识,免费为东苑幼儿园中(4)班撰写印发《幼儿园春、夏季卫生知识》宣传资料90份,发放《公民卫生健康知识》手册45份,在他的讲解与帮助下,幼儿园的每一位家长都对幼儿卫生疾病预防知识有了深入了解,通过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接触,他发现,现在的小孩子对家乡的植物、蔬菜等都不认识,于是他立刻萌发了为幼儿园制作植物标本、让幼儿学习动植物知识的想法,想以此来丰富幼儿教学内容,从2015年的夏天到2017年夏天,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采集了100种植物标本,捐给了东苑幼儿园。
这么多年,李耀君一家人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着,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他们得到的是社区居民群众感激的目光和钦佩的心声。对李耀君、周秀兰一家来说,舍小家顾大家,正是他们所奉献的精神所在。在李耀君的带领下,在这个温暖和美的家庭里,一家人身上都闪耀着至情至爱的人性最美光芒!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潜质,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刻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超多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下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2014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样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此刻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造句)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此刻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质,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忧郁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父亲、母亲”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悲哀时。应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取放下,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用心应对。从此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用心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把*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诉她有党和*的帮忙、有父母的关心,日子必须会好起来的。他期望女儿鼓起勇气,用心应对生活,把孩子培养长大,回报那些帮忙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情绪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2000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忙下,陈老师的女儿必须会好起来的。
三、扎根山区教育,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教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育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用心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发奋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状况特殊,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推荐,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应对困难,应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忙,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因此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承担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忙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齐,彼此感到情绪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推荐访问:最美 事迹材料 家庭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菁选3篇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500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00字 最美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000字